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
> 工作动态 > 便民服务 > 防空防灾 > 人防、民防百科

 
应急物资储备不容缓

日期: 2020-08-10 14:37 信息来源:市人防办 (市民防局)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,既是人力组织战,又是物资保障战:物资紧缺时战斗艰难,物资供应充足则胜利在望。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,各类物资保障逐渐回归正轨,但回顾抗疫过程中应急物资特别是医用物资保供从“紧缺”到“紧平衡”“动态平衡”再到“动态足额供应”的不寻常经历,不得不令人深思:如何抓好应急物资储备,成功应对下一场挑战?因为引起物资紧缺的不仅仅是公共卫生事件,还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战争。

紧绷忧患之弦,树牢应急储备意识。置办了各式各样的锦衣华服,却没有储备普通口罩;收藏了不少名酒,却没有储备消毒酒精……疫情暴发初期,不少人因应急物资“零储备”而引发的紧张、焦虑情绪至今记忆犹新。

应急物资储备不足,反映的是忧患意识欠缺。积谷防饥、未雨绸缪是农耕时代中国先民总结出的朴素经验。至今仍在全球肆虐的疫情时刻在警示我们:天有不测风云,危险会突如其来。特别是这次疫情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,带来的各种挑战尚未完全见底。应以这次疫情防控为契机,深入开展危机教育、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,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居安思危、常备不懈,从而进一步增强应急物资储备的自觉性主动性。

紧跟形势发展,更新应急储备观念。疫情肆虐之际,一批平时与口罩似乎没有关系的汽车、手机等制造企业纷纷改线跨界,加入生产口罩的大军,最快的仅用76小时就造出了口罩机。疫情暴发以来,全国有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、防护服、消毒液等生产业务。这个现象启示我们,应急物资储备也应该据此更新观念:既要储备实物,又要储备技术,降低储备成本,提高储备效益。当前,各地正在开展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工作,对于纳入调查范围内的规模以上企业,既应统计日常产量,又应调查扩产、转产能力,为创新应急物资储备模式摸清家底。

把握特点规律,拓宽应急储备渠道。这次疫情防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民动员、全民参战,14亿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,不论岗位分工,都自觉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。未来无论应对何种危机、迎接什么挑战,人民战争仍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。应急物资储备应该准确把握这一特点规律,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,构建上下联动的大联储模式:由国家重点储备非常用应急物资和集体应急行动保障物资,由企事业单位储备常用应急物资和本单位防护用具用品,由家庭储备家用和个人应急用具用品,形成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而又互相衔接、互为补充的储备格局,凝聚全民动员、全民参战的强大合力。

依托区域协同发展战略,创新应急储备方式。传统的物资储备方式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行业系统储备,另一种是行政区域储备。近些年来,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生根,为创新应急物资储备方式提供了先决条件。可率先在京津冀、长三角等协同发展区域内建立应急物资共享模式,通过签订合作协议,实现一地物资、各地共用,进一步提高物资储备效能。

着眼平战结合,优化应急储备布局。自然灾害与战争造成的破坏性具有相似性,应急物资也可应战。基于此,可按照应急应战一体化思路,统筹应急、应战物资储备,以每个战区为基本单元,预储预置一批军地通用的装备和物资,并依据联储联保方案,定期开展演练,努力实现一种投入、多种效益。

(摘自《中国国防报》)



分享: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