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式防护器材主要指的是军用防护器材。通常包括:防毒面具、防毒衣、防毒斗篷、防毒靴套、个人防护盒等。工业用个人防护器材虽然也是按一定标准和规格生产的,但其主要在特定劳动场所使用,防护效能有选择性,如防尘口罩、防酸服、安全帽、防刺穿鞋、防酸碱靴、绝缘手套、救生衣、防火服、防激光眼镜等。
一、制式防护器材的分类
一般是按保护部位来分类,可分为呼吸道防护器材和皮肤防护器材。
1.呼吸道防护器材。主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,它用于保护人员的呼吸器官、眼睛及面部免受毒剂、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物质的伤害。
2.皮肤防护器材。有隔绝式和透气式两类,分为全身防护和局部防护两种。全身防护器材主要是连身式放毒服;局部防护器材有防毒斗篷、防毒靴、防毒手套等。隔绝式防护器材在毒剂滴液直接与防毒衣接触的情况下,对芥子气、维埃克斯有几小时的有效防护。
二、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
1.过滤式防毒面具。一般分五个步骤进行:
(1)选配面具:根据头型大小和佩戴后松紧程度确定适合的面具号码。
(2)外观检查:对面具各部件进行外观检查,判断其是否有损坏。
(3)灭菌试戴:先将面具擦干净,用医用酒精灭菌,再调整头带直至基本合适为止。
(4)气密检查:用手堵住面具的进气口,用力吸气,若感到憋气,说明面具气密性好,否则,应按进气路线,用上述方法分段进行检查,直至查出漏气部位。
(5)佩戴面具:屏住呼吸,闭上眼睛,迅速取出面具后,两手拇指在内,四指在外握住面罩两侧头带,将面具撑开;身体微向前倾,下颚微伸出,由下而上,由前向后,两手均匀用力将面具戴在头上,同时调整头带或罩体,使其与面部密合,最后堵住呼气活门,用力呼一口气,睁开眼睛,恢复正常呼吸。面具正确佩戴的标志是:眼窗中心位于两眼正前偏下,头带垫位于头的后上方,头部压力适中,不压耳朵。脱面具时,手握住通话器,向上向前脱下面具,然后收好面具,装入面具袋。
2.皮肤防护器材
(1)隔绝连身式防毒衣。选好合适的防毒衣,当收到化学武器袭击防护指令后,在完成呼吸道防护以后,立即进行全身防护。动作要领:打开防毒衣带,取出防毒衣;撑开防毒衣的颈口、胸襟,两腿伸进裤内,穿好上衣,卷起外袖,并将拇指插入套环,系好鞋带、腰带;行动中尽量减少直接接触毒剂滴液。脱防毒衣时,要避免未染毒部位与染毒部位接触。
(2)透气式放毒服。该型放毒服由带帽上衣和裤子组成。穿着顺序为先穿裤子,后穿上衣。在密闭裤子的门襟时,先将内门襟向右拉平整,采用自下而上密合的顺序。在密闭上衣的门襟时,先将内门襟向右拉平整,把拉链向上拉至颈部,拉上尼龙搭扣即可。
三、制式防护器材使用注意事项
1.防护器材的穿戴使用前要先检查气密,快速佩戴时保持和稳定气密性能。
2.当面具与皮肤防护器材配合使用时,则应注意穿着顺序。突然遭袭时,应先戴面具后穿防毒衣;准备通过染毒地带时,提前穿好防毒衣,进至毒区边界前戴好面具。
3.注意滤毒罐的使用次数和时间,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更换。
4.为了保护透气式放毒服的吸附性能,应尽量避免与挥发性油类及有机蒸汽接触存放,不能将其作为防火服使用。
5.条件许可时,对透气式放毒服在染体毒剂染毒地域使用一次就应进行更换。条件不许可时,允许继续穿用,但必须用固体消毒粉或其它方法进行消毒。
摘自《黑龙江人民防空网》
|